晉文化典故

三豕涉河
作者: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0-11-05    瀏覽:

 ?。鄣湓矗? 《呂氏春秋·察傳》:子夏之晉,過衛(wèi),有讀史記者曰:“晉師三豕涉河。”子夏曰:“非也,是己亥也。”

 ?。鄣淞x]  古代“三”與“己”、“豕”與“亥”字形相近,衛(wèi)國讀史記的人誤將“己亥”讀成“三豕”。故而“三豕涉河”,是“己亥涉河”的誤傳。因而后人遂以“三豕涉河”、“三豕渡河”喻文字的訛誤或指傳聞錯誤。

 ?。鄣鋵崳? 春秋時,孔子的學(xué)生子夏到晉國去,路過衛(wèi)國。聽到有人讀史書,說:“晉國軍隊三豕渡過黃河(晉師三豕涉河)。”子夏說:“這是不對的。‘三豕’應(yīng)是‘己亥’。‘已’和‘三’形體相近,‘豕’和‘亥’寫法類似。”史實果然如此。子夏來到晉國一問,晉人回答說:“晉國軍隊己亥這天渡過黃河。”何謂“己亥”日,即每月的十八日,在古歷上就稱之謂“己亥”。

  這個典故告訴人們,史書上的言辭有很多似乎錯誤其實是正確的,也有很多似乎正確其實是錯誤的。正確和錯誤的東西,不能不分清。怎樣分清?就是要順著自然和人事的情理來考察和分析傳聞,這樣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。按《呂氏春秋·察傳》的話講就是:“辭多類非而是,多類是而非。是非之經(jīng),不可不分。”怎能分?“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,則得之矣”。

上一篇:三人成虎
下一篇:南轅北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