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。鄣湓矗? 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魏武侯浮西河而下,顧而謂曰:“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國之寶也!”起對曰:“在德不在險。……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。”
?。鄣淞x] 魏武侯與吳起泛舟黃河。魏武侯對吳起說:“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國之寶也!”吳起說:“在德不在險,若君不修德,這些同舟的人也會成為你的敵人的。”后人遂用“舟中敵國”,比喻失民心而眾叛親離。
[典實] 魏國,戰(zhàn)國時“七雄”之一。春秋時晉封畢萬于魏,在今山西芮城縣東北。其后世為大夫。周威靈王二十三年,魏與韓、趙分晉列為諸侯,都安邑。故城在今山西夏縣北。惠王徙大梁,在今河南開封,故魏惠王又稱梁惠王。
魏國稱得上表里山河。蘇秦說:“魏地南有鴻溝,東有淮穎,西有長城,北有河外,地方千里。”這說明,魏在戰(zhàn)國時位居中原極好的地理位置。
公元前396年,魏文侯卒,其子擊即位,史稱魏武侯。武侯繼位后的一天,他與大將吳起乘舟沿黃河而下(此指山西、陜西交界的那段黃河),瀏覽山河美景,舟進(jìn)入龍門,他對吳起講:“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國之寶也。”吳起不這么看,他說:“一個國家在其德不在其險。從前,三苗氏左有洞庭湖,右有鄱陽湖,德義不修,被大禹滅之。大禹之后,夏桀其所住之地,左有黃河和濟(jì)水,右有泰山和華山,伊水和龍門山又在其南,太行山羊腸通道又在其北,結(jié)果怎樣呢?由于修政不仁,被商湯滅之。再如殷紂之國,左有孟門隘道(今河南輝縣西),右有太行山和恒山在其北面,萬里黃河流經(jīng)其南,又怎樣呢?由于修政不德,還不是被武王滅而殺之。由此觀之,一個國家在德不在險。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將盡為敵國也。”魏武侯聽了吳起引經(jīng)據(jù)典論德之興亡以后,頻頻點頭稱善。遂后,人們便將這一歷史故事演繹成“舟中敵國”之典,意思說君王不修德政,必將失去民心,而眾叛親離。歷史上一切昏君不正是如此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