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莊村南有兩座突出的山峰,一名任莊山,一名大肚嶺。在任莊山與大肚嶺之間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深溝,溝深四五丈,寬約七八丈,從任莊山后側(cè)與大肚嶺西側(cè)穿過,形成一條深深的峽谷。這條峽谷直通紫金山后的步康村,為曲沃直通絳縣的最近通道。因?yàn)槭墙煌ㄒ?,人們沿大肚嶺半山崖鑿石開路,蜿蜒直上山后,又在這條溝的入山口建起一橋。這座橋高兩丈多,寬三丈余,長八丈許,橋下單孔石拱,全用石條壘砌。因壘橋石條有紅青兩種顏色,而且做工粗細(xì)極為分明,人們猜測:下邊用紅色石條砌成的細(xì)密整齊、堅(jiān)固美觀的橋基和橋拱為魯班爺所始建;而上邊用大小不均勻、做工粗糙的青色石片砌成的橋頂為當(dāng)?shù)卮迕駛兯a(bǔ)修。因?yàn)橄鄠魇囚敯酄斔欤匀藗儽惴Q這座橋?yàn)?ldquo;魯班橋”。 在橋南端的石壁上有四孔窯洞,窯洞東側(cè)的山崖上過去有座小廟,當(dāng)?shù)厝朔Q這座小廟為“蠶姑姑廟”。
說起魯班橋和蠶姑姑廟當(dāng)?shù)匾灿羞@樣一個(gè)傳說。
且說,蠶蠶見父母雙亡,蓮蓮今又去世,留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人,覺得這地方讓她很傷心,她不愿意再在這里住下去,更何況,她自幼喜歡養(yǎng)蠶抽絲,這里沒有桑樹,村民們也都不愛養(yǎng)蠶,她覺得自己有本事沒處用,便決定離開銀杏樹,往西走去。不久她來到任莊山下,見這里的山坡上有一片桑林,心想,這里一定會有人養(yǎng)蠶,不料進(jìn)村一問,這里卻沒人會養(yǎng)蠶。蠶蠶望著這片桑林,覺得非??上?,便下決心住在這里,和村民們一起養(yǎng)蠶抽絲。
要養(yǎng)蠶得先有蠶子,這里沒人養(yǎng)蠶,自然不會有蠶子,蠶蠶便走了很遠(yuǎn)的路,尋來蠶子。回來后,她先到山上砍下荊條,編了聯(lián)筐,然后采下桑葉,將蠶子和桑葉一起放在聯(lián)筐上。 一切準(zhǔn)備好了,然而蠶蠶卻沒有房子,沒地方住,蠶也沒地方放。
于是她順著山根找,終于在任莊山后,大肚嶺腳下找到四孔窯洞。這原是村民們挖來防雨用的,現(xiàn)在都閑著,蠶蠶大喜,就在這窯洞里住下。這里距桑林很近,和任莊村民也不遠(yuǎn),于是蠶蠶一邊自己養(yǎng)蠶,一邊到任莊給村民們講養(yǎng)蠶抽絲、賣絲賺錢的好處。村民們很相信她,很快有許多村民來跟著蠶蠶學(xué)起了養(yǎng)蠶。蠶蠶把蠶子分給村民,和村民們一齊采桑、養(yǎng)蠶、抽絲,然后賣掉蠶絲,換回各種食物和用具。村民們見養(yǎng)蠶比起種莊稼來既輕松,又能賺錢,極為高興,大伙對蠶蠶非常敬重。
此時(shí),蠶蠶已經(jīng)二十多歲,出落成一個(gè)美麗的大姑娘,她白皙皙的臉盤上,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、烏黑的辮子、高挑挑的身材,加上對人又極為誠懇熱情,非常招人喜愛,大家都尊敬地稱她為“蠶姑姑”。
正在蠶蠶和村民們熱情交往的時(shí)候,不想這一年夏季,一連下了幾天暴雨,山洪從任莊山和大肚嶺上滾滾而下,將兩山之間沖了一條深深的大溝。雨停后,人們來到溝沿上,望著溝對面的窯洞,呼喚著“蠶姑姑”,蠶蠶也站在溝對面,呼喚著村民。 可是雖相距十幾丈寬,人卻不能來回走動(dòng)。 村民們看著蠶蠶一人孤零零地住在溝的對岸,想著她該如何吃飯?如何喝水?大伙感到非常憂愁。
村民們議論后,決定在溝上建一座橋,讓蠶姑姑從橋上走過來,村民們也可以從橋上走過去,和蠶姑姑一起交流養(yǎng)蠶的事??墒?,橋該怎么建!用什么材料? 村民們不會建橋,對建橋的事誰也不懂,就算是到外村能請來建橋師傅,可是村民們又拿不出這許多的錢啊!
村民們正在發(fā)愁,這一天,大伙擔(dān)心蠶姑姑,又齊聚溝旁來觀看,忽見一青年,溜下溝底,手拿一把尺子,在溝底丈量尺寸。 等那青年走上溝頂時(shí),村民們問他:“ 為什么要在溝底丈量尺寸?”
那青年回答說:“我看這里將來會成為交通要道,這么深的溝,給來往車輛和行人帶來許多不便,想在這里建一座橋。”
村民們忙問:“我們也想在這里建橋,只是不會建,莫非師傅會建橋?”
那青年說:“建橋我會,比這大的橋我都建過,在這條小溝上建橋沒什么難的。”
村民們忙問:“那不知道建橋需要多少人工?用什么材料?得花多少錢?”
那青年說:“我建橋不用民工,只我一人即可,也不用你們花錢。”
村民們一聽都驚呆了,心想,哪里有這么好的事,建橋不用人力,也不用花錢,大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后來,有一村民問:“難道師傅白在這里給我們建一座橋,真會有這么好的事嗎? ”
那青年說:“是的,但我不會白建,我只要一個(gè)人。”村民忙問:“你要誰?”
那青年說:“我要對面窯洞里的那個(gè)女子,橋建好后,我要她做我的媳婦。”
那青年話音剛落,只見蠶姑姑早已站在對面溝沿上,婷婷玉立,身上穿的白色絲綢裙子迎風(fēng)招展,仿佛天上仙女下凡一般。 她張開櫻桃小口, 發(fā)出銀鈴般的笑聲,對男青年說:“小師傅,我答應(yīng)你,不過建橋用時(shí)不能太長,如能在二天內(nèi)建成此橋,我便答應(yīng)你的要求。 ”
那青年說:“仙姑說的二天太長了,我等不得,我只想今天晚上一夜就建成,明天就和你拜堂成親。 ”
蠶姑姑說:“你說此話可當(dāng)真? ”
那青年說:“愿和仙姑打賭,若天亮前建成,你做我媳婦,若建不成,我立即走人!”
蠶姑姑略一思索,便答道:“好吧,就以五更雞鳴為限,若橋建成,我跟你走,做你媳婦,若建不成,你立即走人。”
那青年說:“好! 眾鄉(xiāng)鄰為證,我愿意和你擊掌為誓。 ”
于是那青年又下到溝底,攀上對面溝沿,與蠶姑姑做了三擊掌。眾鄉(xiāng)鄰俱歡欣鼓舞,驚喜不已。
那位青年不是別人,原來是魯班爺下凡。 他在河北趙州建好橋后,深得百姓歡呼,便決定尋訪民間交通要道,多建幾橋,為百姓帶來更多的方便。 這一日他來到任莊山下,見這里洪水沖下一條深溝,人們十分憂愁,便決定在這里再建一橋,于是他化作一青年,開始籌劃。 在溝中丈量尺寸時(shí), 看到對面窯洞的蠶姑姑,頓時(shí)被蠶姑姑的美貌所吸引,其實(shí)他并不想以此為要挾,只是隨口說說,做一戲談,如蠶姑姑愿意,他也樂意接受。
與蠶姑姑擊掌后,魯班爺返回家中,拿來神斧和神鞭,天黑前趕到紫金山下。 他先沿山察看石料,后來在景明村西邊的山峰上選下紅色花岡巖,他決定以此石為建橋原料。于是,他揮動(dòng)神斧,大喝一聲向山上砍去。只聽轟隆一聲巨響,山上石塊紛紛落下,大都是三尺來長,一尺來寬,六寸來厚。 石塊落下后,魯班爺又揮動(dòng)神鞭、朝石塊抽去。 他再次大喝一聲:“走!”只見那些石塊像翻跟頭似的,一下一下地滾動(dòng)起來,幾千塊石頭,像趕豬群似的,一路滾動(dòng)著來到任莊山根的溝沿上。 然后,魯班爺揮舞神鞭,大叫一聲:“ 下去。”只見這些石塊,一塊一塊地滾到溝底,先迭摞成南北兩個(gè)橋基,整整齊齊,嚴(yán)嚴(yán)密密,一層一層地向上壘砌起來。
就這樣,從初更天開始,魯班爺連趕了四次,時(shí)至四更天,溝底的橋基壘成一丈五尺多寬,橋拱八尺多高,拱上又壘起一丈多高,至五更天亮前,若再趕回一批石塊,往上再壘四五尺高,就與溝沿壘平,橋就建成了。魯班爺返回景明山,決定很快趕回第五批石塊。
這一夜,魯班爺趕石建橋,蠶姑姑也一夜未合眼,她坐在溝沿上,密切地注視著這個(gè)青年的一舉一動(dòng)。 她看到他趕石壘橋的舉動(dòng),頓時(shí)驚呆了,她被這個(gè)青年的風(fēng)度和神力深深地折服了,她真想嫁給他,做他的媳婦, 永遠(yuǎn)跟他生活在一起??墒牵忠幌?,如果橋建成了,她一定會跟他走,那時(shí),撇下這滿窯洞的蠶寶寶,滿山坡的桑林,還有那些與她朝夕相處,一心指望她教會養(yǎng)蠶抽絲,發(fā)財(cái)致富的任莊鄉(xiāng)親們,她實(shí)在是離不開他們, 她寧愿犧牲自己的幸福,也不能拋棄那些渴望盡快富起來的村民。 可是, 若讓這位青年把橋建成,自己不跟他走,別人一定會說自己言而無信,留下讓人恥笑的話柄。
該怎么辦呢?
突然她眼睛一亮,心想,說是以雞鳴五更為限,若現(xiàn)在雞鳴,證明已是五更,橋還沒有建成,那青年不就要走人,自己也不會跟他走了么? 只是這橋還未建成,來回走動(dòng)還很不方便,不過離溝頂已不太高了,自己吃點(diǎn)苦完全可以走過去。
于是,她下定了決心,“咯咯咕”,先大聲地學(xué)了一聲雞鳴,不想這一叫,帶動(dòng)了任莊全村的雞鳴,公雞們一只跟著一只地叫起來。 她大喜過望,立即從沒有建成的橋上爬過溝沿,沿著紫金山根,一路向東,邊跑邊大聲地學(xué)著雞鳴,頓時(shí),從任莊、林交、東西明德,直到景明、白水、各村的公雞都叫起來,叫聲此起彼伏,在寂靜的夜空里顯得更加清脆、嘹亮。
再說魯班爺,來到景明山下后,揮斧砍下第五批石塊,剛揮動(dòng)神鞭,趕起石塊,從山坡上走下來,準(zhǔn)備盡快趕往任莊山,將橋上最后一批石塊壘好。 突然聽到一陣緊似一陣的雞鳴聲,猛的一驚,心想,緊趕慢趕,還是晚了一步,如今已是雞鳴五更,石塊還未運(yùn)到,橋不能如約建成,此時(shí)若將石塊運(yùn)回去,定會被村民們恥笑,娶不到蠶姑姑事小,毀壞神仙聲譽(yù)事大,于是他長嘆一聲:“天不佑我,此橋不能建成,愧哉!愧哉!”說完,放下石塊,回家去了。
從此,在景明西邊的山坡上,便留下這模樣像是滾動(dòng)向前的一塊塊石頭,天長日久,日曬風(fēng)吹,這些方形石塊都風(fēng)化得圓圓的,從遠(yuǎn)處看,像是一只只豬娃,從山坡上往下奔跑,人們便把這個(gè)山坡叫做“豬娃坡”,至今還能見到。
再說任莊山下的那座橋,魯班爺走后,村民們見橋拱與橋身已建好,只差上邊四五尺高,于是村民們便自動(dòng)到山上鑿下石片,壘在橋上。只是這些石片,既不整齊,菏厚也不均勻,而且顏色也與下邊的不一樣。 村民們把這些石片擺上,灌入灰漿,填埋結(jié)實(shí),很快石片壘平了溝沿,橋算是建好了。
蠶姑姑沒有走,她站在橋頭上,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,她一如既往地和村民們交流著養(yǎng)蠶抽絲的事, 村民們都學(xué)會了養(yǎng)蠶,大伙都富了起來,人們忘不了蠶姑姑的恩情。
蠶姑姑一直沒有離開這里,她一直住在窯洞里,她死后,村民們在窯洞東側(cè)的山崖上建起了一座小廟,給蠶姑姑塑了像,人們把這座廟叫做“蠶姑姑廟”,日夜祭拜她,她仿佛永遠(yuǎn)活在世上。
如今魯班橋還在,它已成為從任莊山通往絳縣的交通要道,人們忘不了修橋的魯班爺。
橋南端的蠶姑姑廟已塌陷,蠶姑姑的神像也已毀掉,蠶姑姑住過的那四孔窯洞還完好,它上面建屋搭椽的石孔還清晰可見,人們站在橋頭,仰望那四孔窯洞,蠶姑姑和魯班爺?shù)拿利悅髡f自然會涌上心頭。
注:此文材料,由南林交村退休教師上官延昌先生提供。